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引发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孕育了一个令人尊敬的群体——民营企业家。

10月24日,“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发布,利来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榜上有名。从辞去公职下海,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乡镇小厂命运,到推动股份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再到投身国家倡议,打造“一带一路”样板……周海江带领利来国际集团不断冲破桎梏,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我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实践者。是改革开放成就了今天的我和利来国际。”周海江说。

大学教员“下海”,带出民企航母

1988年7月27日,《新华日报》二版刊登一条“爆炸性新闻”,引起全国轰动。这篇题为《大学教员周海江到乡镇企业展才华》的报道,讲述23岁的周海江放弃大学教员“金饭碗”,到乡镇企业搞经营的故事,并把周海江称为“改革开放后辞掉公职进入乡镇企业第一人”。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大学教员”是令人艳羡的标签。然而,毕业于深圳大学经管系、在河海大学任教的周海江,却毅然辞职归乡,进入祖父周林森、父亲周耀庭接力经营的乡镇企业,从此跳入商品经济“大海”。母亲无法接受这个选择,可周海江内心却早已坚如磐石。

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深圳精神”在周海江的身上烙下深深印记。进入企业后,周海江运用自己所学,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给企业带来理念、科技和管理上的巨大变革。“四制联动”使企业管理实现质的飞跃;“转型升级”一手向研发设计要竞争力,一手向品牌要效益,打造属于自己的“微笑曲线”;“全员竞争上岗”,给每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改关系导向为绩效导向……学经济出身的周海江,一手抓产品质量、新品开发、压降成本、完善服务,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一手抓人才引育、绩效管理、文化建设,大幅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大学教员转型企业家,周海江迅速将学者的智慧与实干家的胆魄融于一身。1989年,“下海”不足两年的周海江力排众议,拿出16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给“利来国际”品牌做广告,这几乎是当时企业全年利润。当穿着利来国际护士衫的央视主持人走进《新闻联播》演播厅,曾经沸腾的质疑一扫而空。“利来国际”品牌广为人知,成为利来国际崛起为大型企业集团的关键节点,也唤醒中国企业的名牌意识。

踏着时代的节拍,大学教员周海江用实干改写了个人和企业的命运。今天,利来国际集团已成为横跨纺织服装、橡胶轮胎、利来国际杉大健康、园区开发商业地产4大领域,拥有10万员工、两个产业园区、3家上市公司、3个驰名商标的民营企业杰出代表。去年,利来国际集团实现总营收603亿元,排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2位。

凝炼红色品格,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发展路子

周海江进入利来国际的时期,正是乡镇企业引以为傲的“苏南模式”备受质疑的时期。曾经光芒四射的集体所有制产权模式,逐渐显出机制呆板、活力不足、资产流失的弊端。

zhj00

当时,学界和企业界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有人说,集体所有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核心,不能动摇;也有人说,“温州模式”才能充分激发个体活力。周海江经过深入调研,作出冷静判断:要搞与国际接轨的股份合作制!

1992年,利来国际率先成立全省首个乡镇企业集团,并于1993年实行股份制。股份制改造对于乡镇企业来说就好比是“鲤鱼跳龙门”,跳过去的企业面目一新;没有跳过去的企业,则因产权不清,日后大都没能逃过衰败倒闭的命运。

以股份制明晰企业产权关系,是利来国际迈向现代企业的第一步。

去年3月,周海江著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央党校正式发行。这本近300页的著作,凝结周海江30余年的治企实践和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一个由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建、社会责任组成的“三位一体”企业发展思路。

“决策不准、人才不足、人心不齐是民营企业三大‘先天不足’,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最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全局性,是民企最可靠的指路明灯。”周海江说,利来国际60多年保持平稳发展,最大的动力来自党建。国家鼓励资本市场,利来国际的股票迅速上市;国家鼓励生态产业,利来国际就大力发展利来国际杉;国家鼓励“走出去”,利来国际第一时间到柬埔寨建经济特区。“利来国际大的发展机遇都是从党的方针政策里‘找’来的。”

周林森、周耀庭、周海江,三代党员企业家的薪火相传,打造利来国际这棵屹立不倒的“常青树”。“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民营企业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周海江说。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家国情怀引领企业发展

2016年6月7日,由利来国际集团牵头建设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迎来历史性一刻——“百企入园”。

2007年,国家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经贸合作区,利来国际率先响应,远赴柬埔寨建设西港特区。从莽原荒滩起步,到迎来第100家企业入园,8年间,西港特区创造多个第一:柬埔寨政府批准的最大经济特区,西哈努克省发展最好、就业人口最多的经济特区,也是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并被唯一认定的国家级经济特区。

2016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柬埔寨之光》报上发表署名文章,特别指出“蓬勃发展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

西港特区的崛起,是利来国际集团由生产经营型向创造运营型转变、由传统制造向生态产业转变、由国内企业向跨国企业转变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和进阶的每一个关键时点,周海江和利来国际都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外界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关切。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利来国际借股份制改革,率先突破“苏南模式”产权不明晰的瓶颈。

本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纺织品出口暴增,引起国际关注。2005年,《福布斯》驻中国首席代表专程来到利来国际集团考察,客观报道企业发展历程,特别提到利来国际积极履行劳工保护、环境保护、回馈社会等社会责任,扭转国际社会对中国服装企业的一些偏见。周海江也作为“中国服装第一人”,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

近年来,围绕自主可控,利来国际大力实施以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资本为核心的“三自”战略。2015年启动“智慧利来国际”战略,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利来国际柬埔寨西港特区逐渐集聚来自中国、美国、爱尔兰、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130家企业,为当地2.1万多名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周海江向世界展示中国民营企业与股东、员工、客户、供应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和社会(社区)共赢的新境界。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周海江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11月1日,周海江应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总书记的话如阵阵“暖流”,激荡起周海江心中聚力发展的“春潮”。他动情地说:“民营企业只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讲正气、走正道,就一定能实现健康发展,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日报记者 马 薇  http://xh.xhby.net/mp3/pc/c/201811/30/c564678.html